中外历史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中外历史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求贤若渴(4)

发表日期:2016-04-21 点击

  求才不能搞强迫。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太武帝是鲜卑拓跋族,想得到汉族的支持,于是发下了举荐汉人贤士的诏书。但在执行中,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强迫威逼汉人贤士出来做官,闹得怨声载道。为此太武帝于延和元年(432年)再次颁诏,严令禁止强迫贤士为官,强调对贤士要以礼相待。诏书说:“古代君子,身居陋室,养志苦读,修成高尚品德,学有丰富知识,才为国家效力。有的贤士雍容雅步,再三征召才出来做官;有的贤士则急急忙忙,自己背着行李就找上门来。他们虽然出仕的方式各有所好,但都能够贡献社会,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各类招贤都应该文明礼貌地说清楚,进退自便,怎么还会发生强迫遣送的事呢?”“自今以后,命令各地举荐人才,地方官要大力宣传我虚心求贤的本意。贤士来京后,要隆重接待他们,根据他们的不同才能,安排担任文官武将的职务,让他们承担政务。”此诏一下,汉族人才解除了思想顾虑,纷纷应诏为官。

 

  选拔录用官员对士人来说本来是件好事,但一搞强迫,自然会引起疑惧,好事变成了坏事。特别是一些贤人名士,本来就自尊心极强,更难以接受强迫命令了。朱元璋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明朝大将军徐达攻克山东,由于当时明朝政权初建,官员奇缺,朱元璋便命令山东各州郡官员访取贤才和曾在元朝为官而现在闲居在家的人,举荐送往京都。有关衙门“询求严迫”,严格执行命令,凡合乎条件者一律遣送。结果那些曾在元朝做过官的人“多疑惧不安”,人心惶惶,“所在惊扰”。朱元璋对州郡官员的做法很是不满,又命中书省发榜安谕:“征召的人才,如果有不愿出来做官的,有关官府不许强迫遣送,听其自便。”

 

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求贤不是求物,求贤必须尊贤重贤,求贤若渴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有名无实,附庸风雅。否则,将会事与愿违,终究是得不到优秀人才的。

 

(来源:共产党员网)   (4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