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中外历史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求贤若渴(2)

发表日期:2016-04-21 点击

  唐太宗对求贤若渴是有实际体会的,他说:“治主思贤,若农夫之望岁;哲后求才,若旱苗之思雨。”意思是说,一心求治的君主盼望得到贤才的心情,就像农夫盼望有个好年景一样;贤达英明的帝王渴望得到人才,如同久旱的禾苗渴望得到一场好雨。唐太宗将他的思贤之情说得既形象又真切。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得如饥似渴。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占了婺州,儒士许瑗前来见他,向他建议道:“平定天下,非收揽英雄,难以成功。”朱元璋非常激动地表示:“予(我)思英贤,有如饥渴。”朱元璋这样说并不夸张,只要听说有贤人,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也要千方百计请到身边。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的军队到了徽州,他听说隐居家乡的老儒朱升很有名气,便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从连岭前往石门山中,亲临其家,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朱升很受感动,向朱元璋进献了三项良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九个字从宏观上确定了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

 

  能不能真正做到求贤若渴,使求贤收到实效,关键是要在思想上真正弄明白为什么要求贤、怎样求贤。如果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贤才的重要,没有重用贤才的打算,只是装出一副“若渴”的样子,沽名钓誉,或是在执行中将求贤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任务,急于求成,那就不会招到贤才。古代在这些方面也有经验教训。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