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当前位置: > 时事发布台 > 时政新闻 >

李克强:大国新总理成长史(20)

发表日期:2013-03-18 点击

  改革升级
  以李克强的学识背景和从政之路来看,他被认为是带有强烈制度偏好、市场偏好的改革者。
  中国公众对于新一届政府、对于新任总理李克强的改革期许,实在而急切。
  十八大闭幕后一周,2012年11月21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被视为明确向外界释放深化改革的信号。
  李克强说,他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同时承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增加。"那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他自问自答:这就是改革,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太多媒体对这一讲话条分缕析,视之为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纲领。
  抛开修辞闪亮的舆论赞誉,李克强此番对于改革方法论的阐述,一以贯之地务实。
  比如,鼓励改革试点省市在法律框架内大胆地、灵活地推进改革,先行先试,效果良好再入法巩固。如此渐进而坚实,可以避免大的波折。
  比如,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重点现在着落于后者。意即要摸石头,要扫雷、排除荆棘。而中国近年来改革动力的失落,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创新茫然、乏力。
  再比如,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为减轻改革阻力,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有媒体说,以李克强的学识背景和从政之路来看,他被认为是带有强烈制度偏好、市场偏好的改革者。
  李克强对制度和法治的研究,是长期而持久的。早在80年代,他就翻译了英国大法官丹宁勋爵的经典《法律的正常程序》,对于现代社会法治的重要性和制度建设了然于心。
  在主政地方时,李克强多次要求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
  在他担任副总理后分管的几项重大工作中,都重点强化体制机制革新和制度建设。如保障房建设中的产权问题、公开透明及全方位监督。在领衔"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时,他特别强调,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啃硬骨头、过深水区的阶段,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价格、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时间窗口往往稍纵即逝,要注重抢抓时机推进改革。"
  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改革的突破口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日前出台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铁路政企分开,能源、食品药品等领域整合监管力量,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成为重点。
  除了鲜明的"改革"宣示,李克强对于"市场"的重视也是一以贯之。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