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专栏
当前位置: > 时事发布台 > “三节”专栏 >

解读文化创意时代的“王公庄精神”(2)

发表日期:2010-10-27 点击

那时记者沉甸甸的包里正有一本《在京创业的河南人》。此书于“重塑河南人形象”的历史背景中,成功塑造了河南人在北京艰难“挺立”起来的一组群像。记者掩卷之后,总就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和气魄激荡心怀,充塞天地。她又是什么?而正是那位的哥的那一番话,引记者在返程火车上的思考渐渐趋于明朗:这种激荡心怀、充塞天地的力量和气魄,恰恰是一种精神积淀,一种已深深烙在河南人意识和灵魂中犹如胎记般的精神积淀。返程火车上,记者留意到,沿途不时有一块块白茬地嵌在大片大片的麦田里,醒目得一如艺术天地里的“留白”。而进入河南地界,天地间,坦荡的大平原上就尽是不见一点点“留白”的麦田,密实、茁壮、繁荣,尽给人一种紧紧握住命脉的踏实感觉。

《在京创业的河南人》中范敬宜(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一段话记者最记忆深刻。他说:“河南人在北京生存似乎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都难。但是,为什么在北京的河南人却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都多?答案就是因为河南人特别厚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诚信、淳朴、善良、宽容、坚韧,这就是中原大地哺育出来的子弟,为什么能够在艰难复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

 

那么,河南人勤奋、吃苦、坚韧等的精神积淀在王公庄人身上也能同样找得出答案吗?

肖彦卿告诉记者:“第一次扛着画闯北京的市场,走一个门不要,走一个门不要,自己一气,把一捆子画丢了。后来,又拾了回来。买纸买笔买颜料,辛辛苦苦画出来,这儿不要,不见得就没人要。几天卖不出去一张画,一天就吃一顿饭。后来跑哈尔滨,滴水成冰的天,也在街上睡过。就说画画吧,那时村里还没电,夏天天热,就一边扇着扇子赶蚊子,一边画画,衣服上常被抹得花花绿绿的。夜里忙到十一二点,一掏鼻孔,都是煤油灰。后来扯上电了,可电不经常,用矿灯或打手电赶画的时候也不少。”

 “一开始,我们撂地摊儿,抢不到摊位,画就挂到墙上,吆喝着卖。价格也低得很,3元、5元、10元的都卖过,顶多就换个纸的价钱。遭的罪更没法说,啃过干馒头,有时连干馒头也啃不上,住不起店更是常事。”王建民说起这些的时候,依然闪现出惨痛的神情。

 

 “苦尽甘来。的确,王公庄的今天,就是吃苦换来的,吃过多少苦,就换回多少甜来。”贾建峰说这话的时候,嘴里还含着保喉片,“就说政府的扶持,那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帮着王公庄把产业‘蛋糕’做大,领导也是和王公庄的农民朋友一样,跑市场,跑画展,跑交流,跑起来十天半月不着家,熬红眼睛,说哑嗓子,饭吃不应时,觉睡不踏实,兢兢业业依然心怀诚恐,这样的时候多的是。”的确,身为驻村干部,许多事情都要想在农民朋友前面,做在他们前面,这一份嘱托和担责,不是儿戏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