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社会广角 >

“公事公办”不能沦为“不作为慢作为”的代名词(2)

发表日期:2015-06-18 点击

 “公事公办”变味与程序设计不明晰也有关系。一方面是机关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一件事可急可缓、可严可松、可办可不办,于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另一方面是程序设计繁琐、流程复杂,哪一个环节卡壳,事情都可能泡汤。像引发社会关注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就是例证。

 

 一位学者评价日薄西山的晚清:“中国之所缺,正在于以实心‘做事’者少;中国之所滥,正在于以虚言‘做人’者多。吾国吾民之聪明才智,毫不逊色他族,只因把聪明才智都放到了‘做人’而非‘做事’上,以致内耗殆尽。”今天的中国,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熟人社会”向“法治社会”迈进。法治社会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提高“公事公办”的效率,关键要给“任性”的权力套上“辔头”,压缩权力的弹性空间,明确权力的具体边界,用法治的阳光,清除灰色地带。当办事流程足够透明,当监督惩戒更具刚性,当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各种潜规则自然会失去通道和市场,“公事公办”自然会不断提速换挡。

 

 “公事公办”,对军队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和平使命”中俄联演中,俄军始终坚持“双方商定中有的,谁也不用找;商定中没有的,找谁也办不成。”大到演习保障,小到加一顿餐、配一个靶标,临时提出概不受理。未来战争中,时间就是胜利,效率就是生命。如果“公事公办”变成不作为、慢作为,抬高办事成本的同时,必然会降低胜算把握;降低办事效率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流血几率。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只有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确保竞争面前没有“黑哨”,机遇面前没有“黑手”,权益保障面前没有“黑洞”,才能让“公事公办”恢复应有的高效、亲切、公正。   (辛士红)

 

(来源:解放军报)   (4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