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
当前位置: > 阅览室 > 社会广角 >

如何看待“诗化”的官方语言

发表日期:2013-12-18 点击

  近日发布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得到了舆论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昨日南方某报一篇专栏文章的话来说,“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令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接受效果不难理解。官方文件的写作,传统上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内部语境,少有面对社会公众的温暖的、人性化的语汇,所以舆论自然对这一类语言信号非常敏感。这是因为人民对更为人性化的、温情化的执政党和政府有所期待。

 

  也许,正是由于对于民间这样一种期待的敏感与应和,公报的起草者们才有意尝试着释放出这一类的语言。公报中一句“乡愁”,自有亿万游子会心。这样一种语言倾向,主要是正面效果,首先也是正面的效果。

 

  这种诗化的、情感化的、温情化的语言,如果成为一种官方语言的发展趋势,那么现在应当谨慎和节制。否则,上行下效,各类官方文件就可能以美妙的虚文相竞相尚。这与人民对于党和政府务实作风的期待总不相合吧。现在的良好效果也许会在最终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是这一类“诗化”的官方语言合理的边界呢?就以当下这一句为例,我认为,说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就够了,因为它们本身就“诗情画意”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而说到“记得住乡愁”,则可能就“虚”了。这是因为,是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这是可以检验的政策目标;而“乡愁”,作为一种完全在人心中的、不可捉摸的个人体验,是否“记得住”,又如何检验呢?简单说,这类语言应当止于可检验的政策目标。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