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研究
当前位置: > 网上党校 > 党建研究 >

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两个转变”说是学术误判

发表日期:2012-08-20 点击

        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很多论著都认为,马克思青年时代的世界观曾发生过“两个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结论,实则是违背历史、违背逻辑的一种学术误判。

  没有确凿根据的“两个转变”说

  2011年末《经济研究导刊》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刚开始他们是唯心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些宗教、哲学、私有制问题有深刻认识后,同时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和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为以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更早提出以上观点的是一部发行量很大的教科书,即1982年肖前、李秀林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此书写道:“当马克思恩格斯还属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时候,他们在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在政治上则是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但是,当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发现旧哲学脱离社会现实和过于思辨的弊病时,便决心同它决裂,并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现实,终于逐渐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远在1961-1965年间,李达在编写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中就写道:“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求学时代,钻研了黑格尔哲学,在同一时期,恩格斯也研究了黑格尔哲学。”“所以他们当时的政治的立场,是民主主义的,哲学的立场,是辩证唯心论的。”

  我国的研究者在没有确凿根据的前提下纷纷得出了这一论断。但查遍所有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国外出版的各种传记与回忆录,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曾接受过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承认他是黑格尔的学生,但正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弟子虽是弟子,并非思想都追随师长。恰恰相反,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矛盾,“用产生这种缺点的根源——原则之不完善——来解释这个缺点,从而使良心的收获变成学术上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吸取了辩证法的精华。恩格斯的论述恰好证明,马克思在黑格尔派别解体中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即唯物主义道路,而不是由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

  以下三个史实表明,马克思在17-19岁(1835-1837年)前后起就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情劳苦大众,对旧制度充满批判精神,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初步奠定了共产主义的政治观。

  马克思在学生时代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萌芽

  1835年在高中读书的马克思写出三篇论说文,其中《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写道:“准备好做出职业选择的年轻人能够为他们主导思想而牺牲生命、竭尽全力……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17岁时的马克思已经具有献身人民解放事业的政治抱负,是其共产主义世界观萌芽的标志。

  1835年10月卡尔·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开始钟情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的著作,探索黑格尔哲学体系,但他没有接受这位思想家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女婿保罗·拉法格回忆说:“我时常听到他不断提及他青年时代的哲学老师黑格尔:‘就算是强盗的罪恶想法’也比上苍的奇观更加伟大和高贵。”马克思不认为黑格尔哲学有多么正确。为了澄清自己的思想,1836年10月马克思撰写了一篇24页的题为《论哲学的起点与必然性的发展》的对话。他发现,“我最后的命题原来是黑格尔体系的开端。……这个在月光下抚养大的我的可爱的孩子,像欺诈的海妖一样,把我诱入敌人的怀抱。”马克思指的这个“敌人”就是黑格尔,为了不坠入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藩篱,马克思放弃了这个提纲的写作。

  正是在这一年,普鲁士政府严禁坚持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对黑格尔持批判态度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在大学里授课,促成他召集一批年轻的哲学家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阅读了费尔巴哈的文章,被费尔巴哈“干预全面否定的勇气和开创新的能力”所折服,开始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寻求自己的思维路径,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思想

  1841年春,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4月15日以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批判了黑格尔以精神为准的唯心主义,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仅仅将物质作为纯客体的直观性的存在,“所以说,马克思将物质经过反思的特点同具体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从未走到一起,而是一接触现实的政治,二者的理论诉求立即背道而驰

  按照《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表》一书的说法,1838-1839年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有较多的交往,在进一步研读黑格尔和其他哲学家的著作后,写了一些批判老年黑格尔派的论文。“由于他的突出的个性和卓越才能,博得同伴们的普遍赞成和尊敬”,成为博士俱乐部的“思想牛首”。此时马克思刚满20岁,是俱乐部中最年轻的成员,不断发表文章批判专制政治和唯心主义哲学。

  1842年夏,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组成了一个 “自由人”的小团体,政治上自我吹嘘,有时主张打倒一切,把任何反对他们这种错误倾向的人都斥之为“中庸主义者”。他们完全控制了《莱茵报》编辑部,所有文章都写得草率,有时唱唱高调,有时卖弄知识,有时偷运一点共产主义思想,有时重弹无神论的老调,招致总督书报检查的多次刁难。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做了这家报纸的主编后,拒绝采用他们发表空论的稿件,尖锐地批评他们脱离实际、宣扬虚假的共产主义理论。1842年11月30日,马克思致信卢格说:“我要求他们: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我声明说,在偶然写写的剧评之类的东西里偷运一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原理即新的世界观,我认为是不适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我要求他们,如果真要讨论共产主义,那就要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更切实地加以讨论……最后,我向他们建议,如果真要谈论哲学,那么最好少炫耀‘无神论’的招牌……而多向人民宣传哲学的内容。”

  总括以上史实,马克思从青年时代(约19岁-22岁)已经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赞成真正的共产主义理论。说他在1844或1847年(26-29岁)年间完成了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违背历史、违背事实的。马克思于1843年七八月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在巴黎主编《德法年鉴》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他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成为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而不是完成“两个转变”。不能把马克思成为伟大的理论家同他具有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立场看做一回事,也不能在他没有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系统的学说之前,就认为他是个唯心主义者,没有共产主义信仰。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