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摘
当前位置: > 网上党校 > 党建文摘 >

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发表日期:2012-10-29 点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科学发展理念引领伟大实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谱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辉煌篇章。

10年来,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一个民族要站在文明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回首10年前,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00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台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也站在一个攸关未来发展的路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刻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资源瓶颈和创新瓶颈进一步显现……

“那个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发展理念面临新的抉择。如果发展路子选得对,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发展。但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夏春涛说。经济学界也普遍担心,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就这样,立足基本国情,沿着时代脉络,顺应发展需要,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当代共产党人对于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夏春涛说。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宗旨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揭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10年来,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神州大地展开科学发展的壮丽画卷

理论上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10年探索,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理念”成为发展的根本指针,引领“中国号”巨轮沿着科学发展的航程劈波斩浪,写下令人赞叹的“中国答卷”。

10年间,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世界经济剧烈动荡的背景下创造了持续较快增长的“中国奇迹”。2002年至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上升至5432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持续释放动力。

10年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延续了几千年的种田交税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得以充分呈现。

10年间,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2002年至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彰显深刻内涵。

10年间,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理论源于实践,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10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伟大实践,为未来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确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奠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出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今天,当我们以10年的时间跨度回顾历史,更能体会科学发展观所引起的一系列发展理念的深化。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更多追求总量增长到更加重视人均指标,从“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10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内容不断丰富,构想不断完善,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其他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要达到其他战略目标和完成其他战略任务的‘船’和‘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这样认为。

今天,当我们以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历史,更能体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座里程碑。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深刻总结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站在新起点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起点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困境重重,贸易保护主义借势抬头,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站在新起点上,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迫在眉睫,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繁重……形势越复杂,越要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越要更加坚定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10年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回首10年,展望未来,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不断为伟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2 - 2019 www.mqws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民权县直机关工委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4022883号

电话:0370-8550006  地址:民权县人民路中段1号

邮箱:mqwsgw@163.com QQ: 83028366

[后台管理]

seo